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技术资料 > 深大基坑

牙轮钻配合冲击钻在汕头海湾隧道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应用

作者:肖漓境  发布:2022/10/28  浏览:
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汕头市海湾隧道地下连续墙基岩最高强度高达177MPa,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冲击钻效率低、偏孔、对冲击锤损坏等问题,以地连墙施工为工程背景,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方法。实践表明,利用牙轮钻引孔配合冲击钻可大幅提高冲孔效率及质量控制,相比单纯的冲击钻能加快进度与节约费用。

0引言

汕头市为解决台风来临时交通量大制约市民出行的难题,为此,在已建的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之间新建一座海底隧道,连接一海南北两岸。海底隧道开挖方式采用明挖加超大直径(15.01m)盾构机掘进。海中围堰内明挖围护结构设计为地下连续墙,其特点如下:(1)地下连续墙底基岩强度高,最高达177MPa;(2)明挖净空尺寸大,地连墙间净空尺寸为34.3~53.2m;(3)地下连续墙最深达37.5m,且嵌岩深度嵌入中风化或微风化深度深,部分幅段提前入岩,最大达到12m以上。由于地下连续墙数量多和进度要求快,为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进度,需从地质条件、设计文件等多方面综合选择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同时提高冲击锤进尺速度,避免偏孔,是工程的难点。

1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1常用的施工方法

(1)富含淤泥、砂层、砂砾、软土等软弱地层,可选用液压抓斗直接抓取,汽车外运。

(2)硬土、软岩地层,可选用双轮铣槽机铣槽,渣土通过泥浆循环带出,通过分离器泥渣分离,汽车外运弃渣。

(3)中风化、微风化等硬岩地层,可选用冲击钻冲孔成槽。通常依据工程地层情况可单独或结合使用。

1.2汕头海湾隧道地下连续墙地质情况

汕头海湾隧道地下连续墙地质情况为:①填土、②1淤泥、②2淤泥质土、②3淤泥混砂、②4粉细砂、②5中粗砂、②6砾砂、③1粉质粘土、③4中粗砂、③5砾砂、⑤1和⑤2砂质和砾质粘土、⑥1全风化花岗岩、⑥2-1、⑥2-2强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体、⑥3中风化花岗岩和⑥4微风化花岗岩。其中部分为基岩凸起段,基岩凸起段开挖范围内岩土层成分复杂,上部为淤泥层,中部为砂或花岗岩全风化层,下部则以强~微风化花岗岩为主,岩土层软硬差异大。施工开挖时,上部软土易变形失稳,中部砂层及全风化层较富水,易发生涌水、涌砂。地下连续墙岩石层参数见表1。

表1地下连续墙勘察岩石强度

由表1可知,地下连续墙基岩的高强度性,部分地下连续墙嵌入硬岩最深达12m以上。在这种上软下硬的地层中,选用液压抓斗成槽机与冲击钻配合的施工方法。

2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及应用

(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导墙施工→旋挖钻引孔→成槽机就位调试→制备泥浆→槽段挖掘(软弱层)→冲击钻冲孔→成槽质量检验→清刷接头→清孔→钢筋骨架安放→填砂袋、插接头箱→下导管→二次清孔→灌注砼。重点控制的工艺有钻机精确对中,保证优良的泥浆性能,捞取渣样辨别岩层是否与勘探资料相符,终孔时的地质应与设计的地质情况一致,灌桩前沉渣厚度小于设计允许值。

(2)地下连续墙SE-15幅首件墙宽6m,墙厚1.2m,墙深27.4m。基于以往的地下连续墙施工经验,硬质强风化如采用成槽机抓土成槽,效率低,往往存在抓不动的情况,所以先采用旋挖钻引孔(图1)后采用成槽机抓孔(图2),成槽机抓不动时改用冲击锤成槽。

图1旋挖钻引孔

图2成槽机抓孔

(3)成槽机开挖单元槽段均采用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先挖槽段两端的单孔,或者采用挖好第一孔后,跳开一段距离再挖第二孔的方法,使两个单孔之间留下未被挖掘过的隔墙,这就能使抓斗在挖单孔时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纠偏,保证成槽的垂直度(图3)。

图3成槽顺序及成槽

(4)基岩地层成槽。进入岩层时,采用冲击锤冲击将岩石击碎成孔,碎渣经泥浆循环而置换出来,在单幅槽段内冲击若干个圆孔,最后用特制的方锤修孔、扫孔,将圆孔修成条形槽段。具体施工时,根据地连墙槽段划分,首先定位出中心线,然后布置主孔,主孔冲击到位后再对相邻主孔间剩余的岩体(副孔)进行冲击,主孔与副孔之间搭接并间隔布设;副孔冲击完成后再用方锤对槽壁进行修整,切除残留的边角岩体。基岩段采用两台冲击钻于基坑内侧同时冲击成槽(图4),具体的冲孔过程如图5所示。

图4冲击成槽

图5冲孔过程

3成孔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3.1问题

首件地下连续墙冲击施工时,由于基岩强度高,经常出现钻机抖动厉害,钻锤跑偏、蹦牙等现象。冲击进尺缓慢,效率极低,中风化岩层进尺仅为8cm/h。钻进数据见表2。

表2首件地下连续墙施工记录(单位:m/h)

3.2解决问题采取的改进措施

为解决中、微风化地层冲击钻孔的上述问题,提高进尺速度及效率,提高冲孔钻进精度,经过对比分析,在中、微风化岩中选用牙轮钻引孔,选取SE-12幅地下连续墙进行再次试验。SE-12地下连续墙设计长度为33.17m,上部地质为淤泥、淤泥质土、砂、砾砂、粉质粘土、砾质粘土;下部地质为花岗岩。由于存在硬质粘土,故采用旋挖钻引孔后再用成槽机抓的施工工艺。设计嵌入中风化岩14.93m。牙轮钻取出岩石钻孔芯块,破坏岩层整体性,提高了进尺速度,使冲击钻孔精度符合要求。牙轮钻为旋挖钻改装、加装牙轮钻头,如图6所示。牙轮钻引孔施工工艺的钻进数据见表3。

图6牙轮钻头及取出引孔岩石

表3SE-12地下连续墙施工记录(单位:m/h)

依据表2与表3数据比较,冲击钻经牙轮钻引孔破坏岩石的整体性后,冲击钻平均进尺速度为0.18m/h,单独使用冲击钻冲孔平均进尺速度为0.08m/h。冲击效率提高2倍以上,同时解决了偏孔问题,从而保证了地下连续墙孔位施工精度。

4进度与经济对比

以SE-12地下连续墙为列,设计嵌入中风化岩14.93m。投入各1台成槽机、旋挖钻(可改装牙轮钻)、冲击钻。因上部强风化施工工艺相同,花费的时间、费用相同。牙轮钻配合冲击钻工艺,牙轮钻引孔时间为78.7h,7孔冲击时间为398.6h。单纯使用冲击钻7孔工艺时间为1306.4h。节约时间907.8h。旋挖钻、冲击钻费用如表4所示。

表4旋挖钻、冲击钻费用

将利用牙轮钻引孔、冲击钻完成钻孔折算成直接费大致为94929元,单纯利用冲击钻折算成直接费大致为202212元。牙轮钻引孔、冲击钻完成钻孔每延米节省直接费约7185元/m。

5结语

地下连续墙通常在地铁、悬索桥中作为大型围护结构使用,其本身的施工质量、精度对保证围护结构受力及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汕头海湾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地下连续墙在硬岩冲孔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单纯的冲孔工艺对于宽6m这种硬岩易产生蹦牙、偏孔,且施工效率较低;

(2)硬土、硬岩采取先旋挖钻、牙轮钻引孔,再抓孔、冲击的施工工艺是恰当的,工艺是成功的;

(3)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是保证质量、安全的基础。

摘自:广东公路交通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