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技术资料 > 相关课题

北横通道新建二期工程 FB 辅道桥顶推施工技术及计算研究

作者:徐慧文  发布:2021/7/27  浏览:
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上海铁建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顶推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桥梁施工技术,在提升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北横通道新建二期工程 FB 辅道桥对于顶推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关键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 ​

1 引言

顶推施工法因其很强的适用性,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4 年,我国的狄家河铁路桥首先采用了顶推施工法。湖南沩水桥和丘墩大桥相继采用了顶推施工法,标志我国的顶推施工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工程概述

北横通道新建二期工程Ⅱ标段为南北走向,包括新建 FB辅道和 ZB 匝道,其中 FB 辅道由南北高架接出后接永兴路下匝道进入地面道路,依次跨越天目中路、南北高架转盘、铁路,桥梁总宽 6.25m,总长 385.483m;ZB 匝道由地面道路上桥后与 FB 辅道一起跨越铁路,桥梁总宽 8.5m,总长 135m。其中 FB辅道 FB07 和 FB08 跨为跨铁路钢拱梁,梁长 76m,梁宽16.75m,梁高 2.2m,拱高 16.761m,全桥总重 1100t。

该铁路跨钢拱桥跨度 76m,但是在桥中心处有单片拱,拱高 16.761m,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单跨该桥型顶推桥梁施工;而且该桥跨越铁路机务段咽喉区的 11 股铁路线、轨交 3、4 号线;桥下 4 处接触网、9 根通信光电缆、16 根信号电缆、2 处高压线、2 处投光灯需要迁改或防护;周边电力隧道井、信息井等敏感设施复杂;且因为与老桥挑臂干涉,需要先安装一侧挑臂,待顶推完成后切除老桥挑臂再安装新桥挑臂,所以存在横向非对称顶推施工。经过反复对比研究,本工程以桥梁方式上跨铁路线、轨道交通 3/4 号线和交通路,铁路跨钢拱桥采用步履式多点顶推法施工。在整个顶推过程中,共设 24 组顶推设备,最多时有 18 组顶推设备同时工作,顶推在铁路封锁点内进行,接触网不断电。

在该施工方案中,钢箱梁梁段拟采用分段拼装整体步履式多点连续顶推法施工,即在铁路南侧布置拼装平台,在桥墩上设置步履式顶推设备和临时钢垫梁。钢箱梁从拼装区顶推到位并整体卸载。

3 顶推施工流程

首先,在铁路南侧搭设拼装支架和顶推支架,顶推支架上安装 BL400t 步履式顶推设备。拼装全桥和 35m 导梁,准备顶推施工,如图 1 所示。

图 1 顶推施工准备图

完成施工准备后,在拼装区拼装全桥和 35m 导梁。准备顶推施工。在正式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顶推施工前试验,即拆除 2 组拼装支架,将 4 顶推支架和 7 # 桥墩位置支架上顶推设备脱空,在顶推施工前模拟前端悬挑 50m 危险工况。

在完成顶推设备调试后,可先试着向前顶推 3m。完成试推后,可向前连续顶推到达 7 # 桥墩;第 2 次连续顶推到达 5 # 顶推临时墩;第 3 次连续顶推到达 8 # 桥墩;第 4 次连续顶推,准备拆除导梁前端第一节;第 5 次连续向前顶推,顶推到位准备拆除导梁;拆除导梁结构,在 7 #、8#2 桥墩上安装落梁设备和临时垫块,将钢箱梁受力转换到支座上部临时垫块,拆除顶推设备和支架结构,利用落梁设备进行整体落梁施工。

4 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在施工前,对施工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把关,使得工程顺利展开,所以我们对施工过程中典型的工况进行了计算分析。

4.1 计算模型说明

在计算载荷时,选择 x 正向为顶推前进方向、z 正向为竖直向上方向、y 正向为右手坐标系决定;自重恒载荷为钢箱梁1100t,导梁 65t,根据 GB 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计算时取上述自重乘以 1.3 的系数。导梁和钢梁的材料为钢材 Q345,质量密度 78.5×10 -6 N/mm 3 ,弹性模量 2.06×10 5 MPa,线膨胀系数 12×10 -6 /℃,泊松比 0.3。根据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中 4.4.1 规定,Q345 钢材材料强度如表 1 所示。

表 1 Q345 钢材材料强度

在计算模型时,采用 Sap2000 程序的空间杆系有限元方法计算。导梁及钢梁结构采用 Frame 单元,销接结构简化为铰接,其余简化为刚接。荷载作用点(铰接或刚接节点)到截面形心的偏心采用刚臂(刚体约束)模拟,结构重量采用分段计算 [1,2]

4.2 对顶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

对钢箱梁顶推分 8 个工况进行分析,单侧支点反力统计表如表 2 所示。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单侧最大竖向力为4 193kN(工况 7)。

表 2 各顶推工况下单侧支点反力统计表


4.3 导梁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分析

钢箱梁顶推过程中,工况 4 为导梁最不利工况,导梁最大竖向变形-357mm,导梁与钢箱梁连接位置竖向变形-72mm(见图 2)。导梁最大应力 106MPa,应力最大在导梁与钢箱梁连接位置(见图 3)。

4.4 对顶推支墩进行计算分析

在计算载荷时,选择 x 正向为纵桥向;z 正向为竖直向上方向;y 正向为横桥向。自重恒载荷为 dead,顶推支点反力为live(顶推支点竖向反力最大 2 606kN,水平力取竖向反力的5%)。根据 GB 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规定,本项目应考虑以下组合作为设计组合:1.3dead+1.5live。计算程序选择为 Sap2000(v9.16),支座条件为铰接,按照图纸建模 [3]

对顶推支墩进行计算,最大压力为 1 300kN,结构的最大应力为 182MPa(见图 4),满足施工要求。

图 4 结构应力比图


5 结语

本文对于北横通道新建二期工程 FB 辅道桥顶推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计算分析,证明了所采用的顶推施工方法的先进性,对比传统方法,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施工时间,证明了顶推施工技术是一项效率高、实用性强的施工技术。

来自网络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