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破碎的记忆 · 德国科隆地铁坍塌事件

作者:Maxim Li   来源:岩土沿途Geotech  发布:2019/12/4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科隆市档案馆大楼是最重要的欧洲地方档案馆之一。2009年在修建地铁的过程中坍塌,导致两栋相邻的建筑跟着倒塌,并造成两位居民死亡。幸运的是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和访客及时逃生。事故造成的损失超过十亿欧元。

她不在了,一半的记忆也已经不在。

《野棕榈》,福克纳

三十年前的决定

科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除了著名的科隆大教堂之外,老城区里到处均有罗马时代的遗迹——在更远之前,它曾是古罗马城镇的重要部分。在继承了大量珍贵历史遗产的同时,也注定了老城区在交通上的不便。在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之间,人们只能在狭窄蜿蜒的街道中穿越。

科隆老城区的街道

科隆城际铁路仅到达人口稠密的南部区域,北部老城区的通行仍然十分耗时。换言之,南北城区之前缺乏直接的交通联系,明显地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科隆决定建设一条连接南北城市区域的地铁线路,以缓解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科隆南北地铁项目(Nord-Süd Stadtbahn Köln)提上了日程。南北地铁线约长4公里,中途设置有八个车站,七个地下站和一个地面站。

南北地铁项目线路图

路线沿着古罗马的南北中轴线行进,穿过了城市的中世纪部分。在线路南端,与现有城市铁路网进行了连接。由于线路行走的位置大部分为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建设用地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所以整段线路基本是在深埋的地下行进,最深达到了30m。

线路南段的剖面图(4个车站)

线路北段的剖面图(4个车站)

最低点

施工开始于2003年,计划于2011年完成,历时总共8年。地铁线路为两段平行的单轨隧道,内径为7.3m。隧道施工选用了外径8.4m的TBM,从线路的最南端始发,一路往北掘进。

南北地铁项目的TBM机

7个地下车站主要采用明挖法(cut and cover)施工。挖掘机先在地面将车站位置的泥土挖除,期间用合适的构件进行支护,以防土体坍塌。待车站位置的泥土完全挖除后,在坑内施工车站结构的主体,并在坑内用土体回填至地面。

明挖法的典型施工步骤

明挖法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工法,为绝大部分地下车站建设所采用。除了,线路中的一个特殊地下结构。

在线路的北段,Heumarkt站和Severinstraße站之间,设置了一个异型竖井。

异型竖井在平面上的位置

该竖井位于地铁线路的最低点,挖掘深度达到了28m。

异型竖井在剖面上的位置

在线路最低点,为两条平行地铁轨道的渡线区域。列车通过此区域时,可以通过渡线逐渐变换到另一条轨道上。

渡线区域

隧道是采用TBM进行掘进的,渡线只能在隧道掘进穿越后,再设置一个开挖至隧道位置的竖井,将相应管片拆除后,再进行渡线通道的施工。同时,根据渡线区域的形状,渡线竖井被设置成了特殊的“Z”型,外部尺寸约为50m x 30m。

“Z”型的渡线竖井

渡线竖井的开挖

与其他地铁车站不同,渡线竖井恰好处于科隆老城区狭窄的交通道路上,为了最小化施工带来的影响,竖井开挖采用的是盖挖法。首先,挖掘机在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随后,将大部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这样,在下部施工时,车辆和人流也可以在顶板上通行,不至于长期造成交通封闭。

盖挖法的典型施工步骤

渡线竖井正是遵循着这种做法,于2005年开始施工。

1  在地层施工45m长的连续墙,同时作为竖井外墙

2 连续墙完成后,TBM隧道穿越通过

3  建立抽水系统,降低井内水位

4  坑内向下挖掘12m

5  施工锚索,限制墙顶变形

6  施工临时盖板,恢复顶部交通通行

7  浇筑第一层楼板,同时作为支撑

8 继续向下挖掘6m

9  浇筑第二层楼板,同时作为支撑

10  继续向下挖掘到坑底

11  拆除井内隧道管片

12  浇筑底板

13  顶部回填至地面

14  收尾工作

2009年春天,渡线竖井顺利地开挖到坑底。

挖掘中的渡线竖井,仅留出两个洞口出土。右边蓝色管道为降水系统

突然的悲剧

2009年3月3日,午后初至,仍然有很多人午饭未归。在竖井的坑底,只有一台卡车和挖掘机在慢悠悠地工作。突然,有工人注意到了坑底有水渗出。工人迅速离开了坑底,并跑到邻近的历史档案馆发出警告。此时,楼层已经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很快地,大楼内警报响起,所有人都被告知立即离开大楼。在档案馆一楼阅览室,人们或是慌不择路,或是疯狂地收拾财物。

“出去,每个人,出去!”几秒钟后,大楼整栋发生了倒塌。尘埃飞扬,档案馆的上半部分突然变成了一片棕色的大云。

历史档案馆的倒塌

灾后

事故发生后,消防队员立即赶到了现场进行搜查。在竖井坑内,被发现涌入了大量的砂石。

井内涌入了大量的砂石

伴随科隆历史档案馆的倒塌,大量珍贵档案文献被湮没至地下。自中世纪以来,市政档案就一直保存在科隆,最早的文件可以追溯到公元922年。档案包含了科隆历史上所有年龄段的官方记录和私人文件,以及丰富的手稿,排列起来可达18公里长,反映了科隆市的丰富历史。

倒塌前的科隆历史档案馆

市政府在1350年至1450年之间发布的数万张收据,科隆市议会的358卷会议记录,800名德国著名作家、政治家和作曲家的个人文件,五十万张城市及人们历史照片,超过100,000张建筑图纸,全部被埋到了地下。对于试图重构过往历史的人们而言,科隆市留下的“记忆”被暂时抹掉了。

废墟中找到的手稿

档案拯救行动

事故发生后,最要紧的是防止发生二次坍塌,并尽快抢救档案和文献。首先,消防队拆除了渡线竖井旁边另外两栋倒塌一半的住宅,并在废墟上盖上篷布,短期内可避免档案遭受日晒雨淋。

盖上了篷布的废墟

对废墟的清理工作随后不久也开始进行。

废墟的清理

每一个回合的挖掘,抢救人员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查,以免错过混合在坍塌物中的历史档案文献。

工作人员在搜寻档案文献

在当年7月,地下水位以上的坍塌物已经清理掉了一半。

当年7月的清理现场

艰难的抉择

2010年初春,抢救工作遇到了新的困难。科隆市邻近莱茵河,渡线竖井距河边最近距离仅为400m,场地的地下水位随着莱茵河的水位潮涨潮落。在挖掘到地下水位的位置时(约地面以下10m),怎么进一步清理埋在更深位置的坍塌物?怎么抢救泡在水里的档案资料?

我们可能会想,如果将场地的地下水抽干是否会好一点?这样,就和在水位以上的清理工作类似,只要用挖掘机逐层开挖就行了。然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将会令塌陷于水里的大量档案文献又重新暴露在干燥的地下环境中。随着这些古老档案逐渐干燥,霉菌和有机物将会在脆弱的纸张上滋生,并发生分解作用。换言之,这个过程很可能会令这些珍贵的档案受到极大损害,并化为乌有。

大厦塌了可以重建,但历史不能。为免这些档案受到毁灭性的伤害,是否仍有必要将它们挖掘出来?如果放弃挖掘,固然人们不能再翻阅这些资料,但起码我们知道这些资料有可能仍然完好地存在于世上,在这片场地的深处。挖还是不挖?

科隆市给出的答案是挖。出于对城市过往历史承担的责任感,出于对城市历史资料守护的义务,这项工作显得并没有商量余地。所以,一个特别的水下挖掘抢救文献方案被制定了出来。

水下抢救文献

科隆历史档案馆和渡线竖井之间的平面空间关系如下所示。

历史档案馆紧邻渡线竖井的东面

事故发生后,经过对坍塌形态的分析,专家认为绝大部分档案埋在了档案馆主楼中部的区域。于是,在该区域设置了一个用于水下挖掘的抢救基坑。

抢救基坑在平面上的位置

通过设置抢救基坑,可以实现对地下水以下档案进行完整和小心的打捞。在方案设计时,还有两点要慎重考虑:一是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必须足够可靠,以防止施工时对渡线竖井基坑结构产生进一步的损害;二是施工应尽可能最小化对地下档案文献的损害。因此,抢救基坑采用的围护体系为有足够刚性且变形小的钻孔咬合桩(桩长29.5m,桩直径1.2m),内部设置了三根预应力钢管支撑以及一根钢筋混凝土支撑。在基坑南部则设置成半圆形的形状,利用结构的拱效应来限制变形。为了进一步对基坑的变形进行约束,在桩顶设置了微型桩土钉。作为额外的安全措施,在受损的渡线竖井基坑的西侧还安装了一排锚索。

抢救基坑支护体系平面示意图

抢救基坑支护体系剖面图

事故发生区域堆积的坍塌物十分松散,且分布不均匀,某些位置可能会存在着较大的空隙。地面钻孔咬合桩成孔时,如果钻穿了这些空隙,施工产生的振动有可能会令场地发生二次塌陷。为了避免风险,在坍塌物清除至指定标高时并没有立即开始成桩,而是先在地面铺设了土工格栅加强层。

铺设土工格栅加强垫层

有了这个垫层之后,地面上可允许最大110吨的施工设备稳健地行驶。钻孔桩的施工使用了两台旋挖钻机。其中一个钻头配备了额外的齿以增加切削效率,另一个钻头则与套管机一起配合工作。

在坍塌区域施工咬合桩

历史档案馆的坍塌残骸对成桩施工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所有遭遇到的地下障碍物,包括钢筋混凝土,都被成功穿越。这些障碍物主要分布在地下8m的范围内。旋挖钻机甚至成功穿越了厚度最高达5m的钢筋混凝土障碍物。在随后的基坑开挖过程中,吊起的混凝土残骸可以清晰地看到旋挖钻的切割痕迹。

旋挖钻切割痕迹清晰可见

因为场地的特殊性,为确保万无一失,在现场全天候安排了专家详细指导成桩工作。在钻孔设备旁站的专业工程师,最多时达到了14人。

钻孔咬合桩施工在多位专业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2010年年底,抢救基坑的围护体系基本施工完毕。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水下挖掘打捞深埋的档案文献。

2010年11月,内支撑体系成功地被构建

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挖掘工作,必须慎重选用设备。一方面,他们必须能够移动大型障碍物,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尽可能地减小对档案的损伤。最终,打捞设备选用了长臂挖机。

长臂挖机在挖掘作业中

为了确保挖掘工作的合理性,以及调查位于地下水中的大型残骸的位置和尺寸,在抢救基坑内使用了水下声纳装置。通过声纳测试,可以精确定位建筑物残骸在区域内的位置以及尺寸。

声纳测试探测出的建筑物基础残骸

此外,还能根据测试结果生成现有挖掘情况下的碎片状况的大概分布。

坍塌残骸的分布示意

在挖掘机将坍塌物挖上地面时,专业人士会站在基坑边缘仔细观察。当发现档案材料时,他们会立即将其固定起来,再将其与坍塌混合物一起装进卡车。卡车会把混合物运输到处理中心,在那里将会对档案材料进一步筛选和分类。

对回收后的档案进行清理

2012年春季,工作基本完成。对档案文献的抢救是极其成功的。超过95%的档案文献在废墟中被成功收回。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尽管有些档案在幽暗的地下水之中浸泡了2年之久,当其重见天日时依然保持完好。

回收上来的档案,在地下水中已经浸泡了2年

虽然绝大部分档案文献都被成功收回,但并不意味着事件就到此告一段落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坍塌的发生?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

坍塌疑云

科隆市位于莱茵兰低地,形成于6千万年前。随着时间的流逝,来源于莱茵河的沉积物充满了整个地层。事故所在地的地层大致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填土层,主要由基础施工时的回填土和填砂层组成,厚度约6m。

第二层是第四纪的砂-碎石混合层,也是事故发生坍塌的主要地层,厚度约30m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深度的增加,地层中揭露的碎石粒径将变得越来越大。

第三层是深厚的第三纪致密砂层。

场地的典型地层分布

第四纪层随着深度增加,碎石粒径越来越大

事实上,在抢救工作进行至地下水位标高时,同时期也立刻开展了坍塌区域的地质勘探工作。

2009年11月,对坍塌区域的地质勘探开展

在这个阶段,总共进行了超过25次钻孔取芯和约230次动力触探工作,以摸清事故发生后的地下土层条件变化。

事故发生后的地层剖面图

由勘探结果可见,历史档案馆的坍塌残骸最深到达了地面以下20m(标高28.00 mNN)。渡线竖井中涌进了超过5000m³的第四纪砂石混合物。这意味着:

01第四纪土层中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02发生涌土的区域位于地下20m或更深。

然而,按照设计方案,渡线竖井的地下连续墙可是长达45m,墙底穿越了第四纪土层,并进入了密实的第三纪层12m。理想情况下,起码在地下20m~45m的范围内,地连墙构成了一堵密闭的帷幕,砂石是没有通道进入随地下水涌进竖井的。此时,两种可能性最大:

20m深度以下的地连墙在某个地方存在缺陷,缺陷在高水压的情况下逐步发展成贯通的孔洞,砂石混合物随后涌入;

假想1:地连墙出现空洞,砂土从洞中涌入

地下连续墙实际施工深度不足,地下水从过短的墙底绕入,造成坑内发生土涌;

假想2:地连墙实际长度过短,砂土绕墙底发生土涌

无论是哪种结果,看起来似乎都是施工方的错误,才导致了坍塌的发生。为此,业主对施工方发起了诉讼。

针锋相对

在法庭上,施工方讲述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早在2003年项目招标阶段,施工方拿到业主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中,第四纪地层下卧的土层为第三纪中砂层,这在招标图纸中也有反映。

招标图纸中的TB6钻孔,显示地层仅为两层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第四纪砂层和第三纪砂层之间,还存在着一层厚度约为1m连续煤炭层,但这在招标文件中并没有提及。

招标文件中没有提及的煤炭层

施工方认为,这层没有揭露的煤炭层才是罪魁祸首。这层煤炭层主要由不透水的粘土组成,它的存在使得第四纪砂层和第三纪砂层的水力连系被截断。正因为这样,坑底以下的第三纪砂层存在着压力较高的承压水。当开挖至坑底时,由于对此土层地下水承压性认识不足,使得薄薄的煤炭层没有足够的能力抵抗压力,使得承压水从坑底突涌,造成塌方。

假想3:承压水突破煤炭层,使坑底发生突涌

所以,施工方认为,坍塌的发生是因为遭遇到了意想不到地质造成的,不承认是施工出现了问题。

在法庭上,两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虽然双方各自请了权威的专家出具调查报告为自己的观点背书,但很显然这些报告最多仅是基于现实情况,间接作出的一些推论和猜测,并没有找到决定性的证据来彻底推翻对方的观点。

在诉讼期间,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的证据浮上了水面。首先,施工日志显示,坍塌区域邻近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在设计方案中,渡线竖井的地下连续墙被分为了23个墙段进行施工。其中黄色的墙段深度约为41.5m,绿色的墙段深度约为45m。

竖井地连墙的分幅情况,红框内为坍塌区域邻近槽段

其中,在墙段10和墙段12施工完成后,宽度为3.4m的墙段11作为最后墙段施工,在此之后,整个竖井地连墙将会形成一个围闭的系统。

根据施工日志记载,在墙段11成槽过程中,在地下18m遇到了障碍物,导致了成槽机抓斗齿的严重损坏。最终,在抓斗更换了全新的齿之后,障碍物被成功清除。

在地下23m,施工又一次遇到了障碍物,这次直接导致了成槽作业的停工。几天过后,没有说明任何原因,施工方用一个2.8m宽的抓斗代替了原来3.4m的抓斗,成槽作业复工。

随后,这最后的墙段11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浇筑。同时,通过施工日志中混凝土浇筑量的反算,显示在深度25m往下范围内,混凝土的实际用量要小于理论用量。

墙段11的施工日志记录示意图

情况开始对施工方不利起来。如果根据施工日志进行推测,很可能施工方在地下23m处遇到了难以处理的障碍物,所以停工了几天商量对策。也许是工期紧张,也许是别的我们无法知道的原因,最终施工方选择的方案不是移除障碍物,而是避开它。因此选用了一个宽度更窄的抓斗。

如果这种推测是正确的,那墙段11和墙段10之间的接头由于混凝土浇筑量的不足,很可能会形成假想1中那种地连墙之间的孔洞。这将会坐实是施工方的责任。

为了获得一锤定音,无可争辩的直接证据,业主发出了最后一击。

深潜水底

2012年冬季,抢救基坑完成了回收档案的使命,坑内回填至地下水位以上。不久之后,抢救基坑内将会建造一个尺寸更小的调查基坑,用于确认墙段11是否存在致命的孔洞。

新建的调查基坑

该基坑位于渡线竖井的地连墙墙段10,11和12区域,处于坍塌区域的中心位置,具有约6.0m×13.8m(轴向)或5.3m x 12.3m(内部净空)的平面尺寸。

调查基坑的平面布置

利用调查基坑,可以调查地连墙的质量以及逐层检查地层情况。基坑将一直挖到煤炭层,即地面以下34m深。

调查基坑在第一阶段将进行水下挖掘,并安排潜水员到水下进行检查。在第二阶段,如果有必要,将会考虑抽干基坑内的水,直接在干燥的环境下检查渡线竖井的墙段11。

与抢救基坑类似,调查基坑的施工必须保证对现场情况的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另外,出于法庭取证的需要,基坑内将会有潜水员下潜至最深34m的地方检查。由于涉及到人身安全,调查基坑只能比抢救基坑考虑更加细致,控制更加严格。

所以,调查基坑的围护结构加大了钻孔咬合桩的直径,达到了D = 1.50 m。同时,咬合桩也变得更长,桩端深度与渡线竖井地连墙的深度一致,桩长因此接近40m。这些桩全部采用全套管施工,以保持第四纪地层中的地下水位变动不要太大——特别是靠近地连墙墙段11的区域——以最小化对证据的影响。

调查基坑的剖面图

调查基坑对围护结构的密闭性要求异常严格,必须做到滴水不漏。如果在第二阶段中抽干基坑内的水之后,工作人员在深达34m的坑底检查时,围护结构突然发生涌水,瞬间上升到超过300kPa的水压可以轻易将人的肋骨粉碎。

对于咬合桩体系而言,确保围护结构密闭性主要在于桩体垂直度的控制,特别是在桩长长达40m的情况下。即使倾斜度仅为1%,在桩底也会产生40cm的偏差。

如果咬合桩体是呈直线排列,一般垂直度都会得到比较良好的控制。在施工中,常规做法是先将两根没有钢筋笼的素混凝土桩,间隔一个桩位进行成桩(EP1及EP2)。

间隔一个桩位施工素桩

随后,在两根素桩之间的桩位施工带钢筋笼的荤桩(EP3),一个典型的直线段咬合桩施工回合就结束了。在荤桩的套管下沉过程中,上下左右受到的力是对称的,遇到的地层软硬度也是对称的,所以倾斜度的控制很容易把握。

中间桩体受力基本上对称的

然而,在拐角处的咬合桩可没有那么简单。类似地,拐角处的咬合桩也会先行施工两根素桩,并间隔一个桩位。

拐角处施工的素桩

然而,在荤桩(EP3)施工的过程中,套管的受力却不再是对称了。在套管下沉过程中,由于上侧和左侧施工完成的素桩较硬,而对应另一侧的地层较软,将会使套管有一种往右下侧跑的趋势,令桩体出现倾斜。

地层软硬受力不均导致施工倾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施工EP3荤桩时,还先施工了一根引导桩EP4。这样,在EP3往下成桩时,地层的软硬和受力就会达到一种均匀的状态,从而保证了垂直度。

引导桩EP4

2012年11月,咬合桩开始成桩前准备工作。

每根咬合桩均已经做好定位

在成桩施工期间,法庭对每个桩体要穿过的煤炭层进行了采样,并作为保留证据。采样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取样装置,它由一个1米长的套管+PVC内衬组成,并连接到旋挖钻机。

对煤炭层的取样工作

2013年6月,所有的咬合桩施工顺利完成。除了桩体的垂直度以外,另外一个重点部位是围护桩与渡线竖井地连墙的连接处。

咬合桩与地连墙的连接处

在这个狭窄的区域,无法施工新的咬合桩,必然会存在一个间隙。在抢救基坑的施工中,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使用的是高聚物注浆法进行封堵,但效果不佳,后来改用了冷冻法才将彻底封堵。所谓冷冻法,即通过往地层中埋设特殊设备,令地下水温度降至0度以下结冰,形成一堵冰墙,消灭地下水的流动性。

冷冻法形成的地下冰墙

吸取了抢救基坑的施工经验后,在调查基坑与渡线竖井地连墙的连接处,不仅延续利用冷冻法封堵,同时采用水泥高压注浆,形成双保险。

调查基坑采用多种工法保障密闭性

图中橙色管道为后期冷冻法施工预留

第一步,在调查基坑的内部创造一个临时的“伞状冰墙”。在它们的保护下,隔绝了连接区域与自由地下水的联系,此时地下水处于稳定状态,方便实施高压注浆。同时,也保证了注浆时的水泥浆不会渗入基坑内部,从而影响证据区域。在冷冻将持续35天,以便冰冻体形成一个均匀的形状。

第二步,通过预先安装在温度测量管中加热管,局部加热地层,以限制在连接区域没有过度冷冻,保证需要注浆的土体是没有结冰的。随后,在北侧和南侧的连接处都开始注浆。高压注浆设计成半圆形,在连接区域施工出两个相对的半圆柱。为了确保密闭性,注浆体均要进入煤炭层约10cm。

第三步,在高压注浆完成后,内部冷冻装置停止使用。同时,基坑外的冷冻法装置开始运作,在注浆体外面建立起一道外部冰墙,作为第二道防水屏障。

桩墙连接区域的防水施工

在之后的开挖中,连接处的防水被证明是十分成功的。开挖出来的注浆体没有看到任何渗漏。

北面连接处开挖出露的注浆体

调查基坑的内部也采用了十分严密的支撑体系。坑内由钢框架梁支撑,总共有八层。利用这种解决方案,确保了渡线竖井东部的地连墙墙段上的土压力尽可能不变且分布保持均匀。总之,渡线竖井的现时状态不会发生显着变化,即使墙段11上的缺陷较大,也可以实现墙段的安全支撑。

调查基坑内的八层钢支撑

在狭窄的空间下,潜水员需要在水下慢慢逐渐安装完钢支撑。由于水下的钢支撑安装时间很长,且出于保护潜水员人身安全的角度考虑,在地下水位以上的两道钢支撑安装完毕后,一个特制的,超过20吨重的装配式钢支撑笼将会被吊入水下,潜水员将在钢支撑笼内部进行作业。

特制的装配式钢支撑笼

钢支撑笼在东西方向上是可伸缩的,即使水下的墙段有些凹凸不平也可以适应。通过液压装置和吊杆,钢支撑笼将被慢慢地吊入水中。在达到指定深度后,将现有的螺旋接头处打开,通过齿条绞盘驱动并固定在其最终位置。然后,潜水员在水下安装指定的钢支撑,并用土工材料将支撑与墙之间的空隙塞紧。

装配式钢支撑笼的下吊

咬合桩与钢支撑之间用土工材料塞紧

最终,水下的六道支撑就是这样一道一道建立起来。

水下支撑的施工步骤

在非常局限的条件下,水下挖掘通过抽吸泵进行。抽吸泵悬挂在挖掘机的挖斗上,并下降到指定位置,由水下的潜水员引导开挖。水下挖掘十分缓慢,以每50cm分层向下开挖。每开挖50cm,潜水员就要停下来检查土层情况及地连墙的表面,并拍摄水下录像保存证据。

在接近嫌疑区域时(地表以下25m),为了保护证据的完整性,挖掘甚至会改为人工松动土壤。此时,每个月预计仅能开挖50cm,甚至更少。

潜水员在检查墙体缺陷(示意)

最后的等待

水下挖掘工程于2014年1月开始,并于当年7月达到了地下20m深度。每个人都在期待着决定性的时刻。

然而,就那时起,挖掘工作好像停顿了一般。直至今日,官方表示挖掘仍在进行,证据还在进一步地被搜集,调查报告的正式公布日期一拖再拖。

有人说是因为在更浅的深度处就发现了地连墙的缺陷,有人说是因为专家要求加大挖掘的深度,以收集更多的证据。

我们无从知晓真正的原因是哪个。

我们只知道,悲剧已经过去了十年,但事件仍未落幕。

在墙的对面,水下挖掘时至今日仍在进行。冷冻管因长期运作,表面已结出厚厚的冰。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