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贵平高速六硐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来源:多彩贵州网  发布:2025/5/15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5月13日,经过75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由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平高速控制性工程——六硐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为贵平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5月13日,经过75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由贵州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贵平高速控制性工程——六硐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为贵平高速全线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贵平高速六硐特长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六硐特长隧道全长4050米,坐落于平塘县者密镇六硐村,该区域地貌属于侵蚀溶蚀中低山地貌,岩溶发育极为剧烈,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给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施工中,先后发现大小溶洞102个,2023年11月更是探测到一个空腔容积约达30万立方米超大溶洞。面对挑战,项目团队多次组织专家现场勘查、论证,最终决定采取在隧道内架设桥梁的方式跨越溶洞。

贵平高速控制性工程——六硐特长隧道

溶洞的难题解决了,但是六硐隧道贯通段穿越500多米古河床,隧道高程刚好在古河床上。古河床沉积了大量河砂,局部鹅卵石,隧道开挖后形成临空面,大量河砂像“沙漏”一样漏出,施工难度大,在贵州此类地质极其罕见。

“我们在尝试和总结各种施工工艺后,首次采用‘岩溶地区大断面隧道涌沙处治插板法施工工法+双层初期支护’组合工艺,经历6个月的艰苦奋战,最终成功克服了涌砂、突泥等难题,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旷华江说。

六硐隧道二衬台车安全警示

六硐隧道施工引入智能焊接机器人,推动了行业向智能化转型

作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重点打造项目,六硐隧道还创新引入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仪、焊接机器人、自动化钢筋网片生产线等24项“四新”技术,实现了六硐隧道施工“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现代化隧道建设,推动了行业从传统人工经验向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