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通车 9.2公里隧道最快7分钟通行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2025/4/21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4月20日凌晨,随着首辆机动车平稳驶入东六环隧道,历经5年建设的北京东六环改造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营。

4月20日凌晨,随着首辆机动车平稳驶入东六环隧道,标志着北京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营。本路段是联通顺义、大兴、亦庄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新机场的重要通道,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构建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副中心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由现状双向四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分为地面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其中路基加宽段长约7.1公里,隧道段长约9.2公里。在隧道段中,盾构段长约7.3公里,是目前国内最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为确保东六环隧道安全开通,运营企业高效运用东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台,对行车数据进行精细化查询管理,结合隧道全覆盖视频,实现隧道内车辆全线动态跟踪,提高隧道事件的检测水平。隧道内定向广播、可变情报板、车道指示灯等设施可根据联动控制预案实现按车道管控,同时配备可根据自然光照环境智能调节的照明系统,可有效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为加强隧道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营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指挥处置体系,细化了5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科学、高效、有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在隧道洞口、疏散通道口设置4个24小时应急值守站,配置由退役消防队员、退伍军人组成的专业救援队伍,配备80吨折臂吊车、灭火机器人、双向疏散车、50吨大型隧道清障车等车辆设备50余辆(套),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得到有力保障。

原东六环路是以高架桥为主的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高峰期间较为拥堵。在改造工程中,将东六环“藏到”地下,可实现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十余条东西向城市道路贯通,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力。同时,将原双向四车道增加为双向六车道,车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如果按照设计时速80公里计算,驾车通过这条特长隧道,仅约需要7分钟,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在设计方面,东六环隧道洞口段设有渐变照明和景观遮光棚,可科学减缓洞口内外亮度差,降低洞口眩光影响,让司机的眼睛更舒服;南端土桥立交各条匝道基本没有急弯,司机可安全平缓地驾车进出匝道,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此外,东六环改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地下高速不仅可以更高效地服务市民出行,还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地面车流穿梭转换带来的噪音、尾气排放等环境影响,同时隧道内已设置空气净化系统,可收集并净化汽车尾气,降低隧道内及洞口处污染物浓度。


为确保东六环隧道安全开通,首发集团高效运用东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台,对行车数据进行精细化查询管理,结合隧道全覆盖视频,实现隧道内车辆全线动态跟踪,提高隧道事件的检测水平。

为加强隧道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营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突发事件防范应对指挥处置体系,细化了5级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科学、高效、有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在隧道洞口、疏散通道口设置4个24小时应急值守站。

值得一提的是,东六环隧道采用纵横结合的疏散方式。隧道分为三层,上层是排烟通道,中间层是行车通道,下层是疏散救援通道,这也是国内首次设立疏散救援专用通道层。此外,隧道段每80米设置一处疏散楼梯,每公里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总共设置人行横通道14处、车行横通道4处、上下疏散楼梯166处。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