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汉川路-东川路站区间右线贯通

  来源: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发布:2025/4/21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近日,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汉川路站至东川路站盾构区间(简称汉东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

近日,备受关注的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建设又迎来一项突破性进展。随着“纵横号”盾构机缓缓进入钢套筒,汉川路站至东川路站盾构区间(简称汉东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标志着该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对全线贯通具有重大意义,加快了青岛李沧东部城区迈入“地铁时代”的步伐。

短短800米有8块绊脚石

承担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常川路站至汉川路站区间施工的“纵横号”盾构机在完成东常区间1038米的地下之旅后,经过短暂“修整”,于2024年9月28日自东川路站右线小里程端再次始发,沿金水路自东向西掘进800米到达汉川路站。这个距离并不长,可能仅仅是一般市民出小区到公交车站的距离,但是“纵横号”要在这段距离面对8处重大施工风险,分别是始发和接收风险、不良地质风险、金水路上复杂的管线风险、下穿金水河风险、侧穿炉房桥风险、穿越软硬复合地层风险等。盾构机往往前一段还在全断面硬岩中掘进,不出几米,就进入上部砂层、下部硬岩的复合地层,周边环境形势严峻,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盾构施工班组要对地质条件变化进行研判,对掘进参数及时调整,面对不小的考验。短短800米,8块“绊脚石”,平均每100米会碰到一块。

金水河段是全线“咽喉”要冲,河面宽30米、水深1米,盾构隧道拱顶距河床仅7.7米。此处地层为“上软(富水砂层)下硬”复合结构,施工中极易引发涌水、涌砂、掌子面坍塌甚至盾构机“栽头”等险情。盾构机在河底长距离穿越30米,地质强度不均、透水性强,平均每掘进20米就要换一次刀,刀具磨损异常严重。地上潺潺河流,地下寸寸掘进。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聚焦施工难题,协同参建单位提前筹谋,科学组织,多次优化专项施工方案,并结合区间地质条件,通过优化掘进参数、实时监测调控等多种技术手段,不断强化盾构掘进安全管控,顺利实现平稳穿越。

十环一评价锚定世界一流目标‌

为保证区间盾构有序、安全掘进,项目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监控测量,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一方面使用皮带机自动称重系统对出渣量进行监控,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可控,另一方面使用盾尾间隙自动测量系统对管片趋势实时监控,确保盾构姿态及时调整纠偏。盾构施工过程中,第一建设分公司在地铁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体系总牵引下,运用三位一体系统思维,创立机械掘进区间施工质量单板考核制,按照“每环一复盘,每班一考核,十环一评价”的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强化质量管理。通过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和手段,汉东区间右线施工质量初验评价达A率96%。

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东延段)属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并列入“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线路全长8.9公里,共设8座车站,均位于李沧区。作为连接李沧东部与李村中心城区的交通大动脉,青岛地铁2号线东延段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推动城市“北拓”战略、激活东北部活力的关键项目。建成后,这条“城市动脉”将串联起多个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截至目前,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共8个区间已累计贯通6个,土建累计完成85%。下半年将全面进入站后专业施工和出入口建设阶段。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