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宁波轨道建产学研用大平台破解地下超窄空间施工难题

  来源:经济参考网  发布:2024/11/20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近日,关于“类矩盾构”的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评价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南昌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等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类矩盾构”作为我国首创性、原创性、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与施工工法,拥有众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广阔应用前景。

为破解城市地下超窄空间施工的国际性难题,浙江省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轨道”),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协力攻关,取得了重大成果与突破。

2014年间,当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实施4号线建设时,遇到了拦路虎,这条专线总长35.95公里,其中有2公里的线路,位于翠柏里老街区的正下方,地下可用空间净宽不足14米。需在如此狭窄的地下空间作业世所罕见,也是国际性难题,但规划要求却无法避让改道。

地铁施工离不开盾构,为攻克这一难题,宁波轨道决定自主研发国际上正在兴起的、先进的“类矩盾构”技术。宁波轨道决策层认识到,对“类矩盾构”这样世界级高端装备,仅靠宁波轨道是不行的。为此,宁波轨道决定联手众多一流高校学府、研究机构、制造商巨头,集聚一大批专业高手、顶尖工程师资深学者,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叠加优势,开展协同攻关。

图为施工人员在为“类矩盾构”隧道安装衬砌立柱

“尽管这是项高难度高技术课题,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挑战这一难题。”黄毅说,参与本课题协同攻关的有上海隧道设计院、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专业机构、高等学府,他们都是中国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大家充分发挥攻关平台的协作优势,各骋所长形成互补合力。

“受宁波轨道委托,我们通过盾构隧道原型试验加载设备,真实地还原了在地下2米至30米不同深度下,盾构施工过程与隧道承载性能的不同数据,为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济大学教授柳献说,由于此类试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巨大,不少国际知名的地下工程,一般只做一次性实验。“而这些年来,我们与宁波轨道密切合作,为‘类矩盾构’先后开展了7次原型结构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实证试验,可谓创造了又一项新的世界纪录。”

“但对这个史无前例的超大断面‘类矩盾构’项目,我们也缺乏经验。”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雁飞说,“开始想邀请国外专家共同参与,他们了解情况后,连连摆手说吃不消,没办法我们只能自己动手干,困难再多也要千方百计啃下这块硬骨头。”

按设计要求,这台“类矩盾构”的拼接管片,最大重量达9吨,传统机械臂无法承受这个重量,“全世界都没有遇到过”,上海隧道的工程师们,创新性采用串连环臂式拼装技术,巧解了这个难题。

“类矩盾构”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宁波轨道与设备研发制造商各占50%的知识产权,在国内诸多城市的技术推广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专利分成。黄毅说,在共享机制激励下,参与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类矩盾构”由宁波轨道、即工程发包方为协调人牵头人。黄毅说,产学研用平台,关键在于“用”字,依托工程项目,将先进技术研发与施工实战相结合,可以直接消化相当部分的科研费用。“面对工程一线的实际问题,倒逼我们通过科研手段不断破难解难,使新技术研发更接地气、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有利于兼顾参与各方的利益平衡,可谓多赢共赢。”

随着类矩形盾构技术的成功实践与经验积累,此后宁波轨道将其研发升级的最新成果,全面应用于各重点线路的创新项目,在国内外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众多移植推广的先进技术、工法,亦广受欢迎好评。

利用“类矩盾构”双轨互通的有利条件,宁波轨道建设分公司党委书记黄贵彬说,我们还研发推出了“通道横向联络工法”。为应对意外,确保安全,两个隧道之间需要打通联络,以往单洞单轨施工,两通道间打通较为困难,常规需要100天左右,现有了新工法,最多只需28天,甚至不到一星期即可完成互通,省工省时省成本。

“成功的背后有其内在逻辑。”宁波轨道交通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姚燕明说,“‘类矩盾构’这样凝聚集体智慧的高科技结晶,充分体现了我们创建的、以工程为抓手引领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大平台,全局一盘棋、联手大协作体系的创新性、先进性。没有这些,我们走不到今天。”

图为技术人员在地面监控室实时监控“类矩盾构”在地下施工的情况

知名隧道专家、原国际隧道协会副主席白云说,宁波轨道的经验做法,值得全国各地同行学习借鉴。“类矩盾构”虽然只是一个先进装备与科研项目,但其代表的意义,或将超越所处的专业领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启迪思考。

近日,关于“类矩盾构”的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评价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南昌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创兵等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类矩盾构”作为我国首创性、原创性、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与施工工法,拥有众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与广阔应用前景。

首先,“类矩盾构”属自主创新型工程装备,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拥有质量、功能、价格等全方位优势,仅以钢筋混凝土管片替代国外钢管片,材料成本即可节省60%以上。其次,随着城市地铁网线的不断完善,可利用地下空间越来越少,地面拆迁成本居高不下,两者矛盾日益凸现。而“类矩盾构”独有的“一洞双轨”技术工艺,能够在狭窄的地下空间顺利施工,通过大弯度变轨,可以巧妙穿越包括众多地下市政管线在内的复杂地段,为在老旧城区、城市核心地带的地铁建设,探寻了有效路径。

出席评价会的中外院士、业界权威还特别指出,“类矩盾构”在已有隧道结构设计理论与成套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后续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推广应用的广度和力度。

“新加坡地质条件与中国宁波相差不多,地面建筑拥挤,有许多也是软土地基。”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梁春辉表示,新加坡关于地铁建设对地面建筑物的保护,一直控制很严格,遇到狭窄地下空间,一般采用大圆洞盾构机施工,但地下空间利用率低,并且也容易影响到地面建筑稳定。中国宁波的“类矩盾构”给我们提供了新方案,值得学习借鉴。

参加本次评价会的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副校长、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Gunther Meschke说,世界上第一个矩形盾构机,是欧洲人发明的,中国人却将这项古老的技术,赋予了新的生命,今天我们应对中国同行表示敬意。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