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成达万高铁红星隧道顺利贯通

  来源: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发布:2024/10/31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10月31日,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红星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10月31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次爆破,新建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红星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全线隧道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红星隧道贯通现场

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站,途经四川省资阳市、遂宁市、南充市、达州市及重庆市开州区、万州区,接入既有郑渝高铁万州北站。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红星隧道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境内,全长2451米,设计时速350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浅埋隧道、微瓦斯隧道。隧道施工条件复杂,全隧均为Ⅳ、Ⅴ级围岩交错布置,隧道V级围岩占比高,地质情况为砂泥岩互层,围岩破碎,隧道超欠挖控制难,同时隧道进口位于大冲沟,出口位于悬崖峭壁,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据介绍,红星隧道历经约20个月的艰苦奋战顺利贯通,这也是成达万高铁达州段首座贯通长度在2000米以上的隧道。为能按期高质量完成隧道施工任务,项目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优化进洞方案,结合技术经济比选,红星隧道出口新增一座斜井,不仅降低进洞成本,还减少了施工安全风险,保障了施工节点如期完工。同时,项目团队在隧道内采用智能化机械施工方式,配备超前水平钻机、全液压单臂锚杆钻机、湿喷机械手、大跨度针梁式液压仰拱栈桥、防水板安装台车、多功能全液压二衬台车、养护台车、轨行式液压水沟电缆槽台车等15台套大型机械化工装,在初期支护、仰拱、二衬施工阶段形成机械化施工场面,以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创新项目管理理念、改进工艺工装,全面提升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水平。

为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项目还在红星隧道内搭载瓦斯自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有效提高了施工安全质量的监管效能,为项目施工提质增效。目前,成达万高铁建设有序推进,全线133座隧道已贯通88座。

成达万高铁建成后,将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徐蓉蓉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