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22日,由同济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第十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IFUS 2023)在上海成功召开。
今年是大会十周年庆,本届大会以“地下空间——城市发展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城市地下空间前沿理论、智能化应用、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陈湘生、杨华勇、朱合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袁勇,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于宁,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胡欣,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升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志龙、王卫东,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局副局长赵勇、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易荣、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蓉等院士专家齐聚一堂,与300多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业界代表共同开启了一场全球地下空间领域的巅峰对话。线上观看直播人次超5万。
▲扫码查看大会精彩图集
精 彩 开 幕 式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出席开幕式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陈湘生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地下空间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交通通道和基础设施,而是逐渐演变成多功能、智能化的立体空间网络。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管理协调难、风险管控更加困难等。因此,探索研究适应城市发展需求和特点的地下空间行业规范和技术体系,对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质量至关重要。
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目前拥有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创新引智基地等。近年,同济更是以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传统学科转型升级,不断为地下空间等领域注入“同济智慧”。
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于宁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上海是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最早、最迅速、最广泛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始终瞄准国际先进标准,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要求,致力于学科综合研究。今年既是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成立70周年,也是国际地下空间大会举办到第十届,可谓是双喜临门。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地下空间的建造技术、施工技术、环境质量保障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地下空间建设综合技术及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和绿色环保技术也随着时间的应用不断提升发展,并实施了轨道交通、郊环隧道、北横通道、苏州河深隧工程等地下工程建设,以及大虹桥等一批地下空间综合体开发和张园等城市更新一系列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不断探索和实践安全、高效、紧凑、和谐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开幕式主持人: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谢雄耀
大 会 报 告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本届大会报告围绕着“智能”、“韧性”等关键词探讨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描述砖瓦、钢材、混凝土等三次土木工程飞跃发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土木工程第四次飞跃情况,为地下空间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中,隧道掘进装备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从智能设计、智能感知、智能操控和智能运维等四方面展示了团队在智能掘进装备关键技术方面的探索和进展。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从智能岩土工程发展角度提出数智土木工程的概念,指出数智土木工程将引领土木工程下一次重大飞跃。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周迎新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是复杂的系统,气候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暴露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薄弱,地下空间可以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韧性。面向未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升祥分享了城市深地空间开发的需求与挑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卫东分享了软土基坑超深数字化装配式新技术与应用。
地下空间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体系,大会报告还涵盖了工程建设、规划管理、空间布局、交通组织、人因工程等多个方面内容,并聚焦了上海、广州、成都等多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特色,分享了各地城市地铁建设情况。
发言嘉宾集锦
12月21日
钱七虎,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土木工程的伟大、飞跃和转型
陈湘生,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
报告题目:从智能岩土工程探索到数智土木工程的思考
杨华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
报告题目:智能掘进装备的发展支撑地下空间的开发
周迎新,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报告题目:Underground Space and Urban Resilience
雷升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市深地空间开发的需求与挑战
王卫东,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软土基坑超深数字化装配式新技术与应用
黄昌富,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曹振杰(代),中铁十五局技术中心智能交通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超大直径超深竖井地下立体智慧车库——破解城市停车难的创新实践
主持人:袁 勇,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主持人:陈志龙,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岩石力学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长、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王秀志,上海申通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软土地层地铁车站非开挖建造技术实践应用
杨宏旭,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轨道交通数字孪生技术发展与实践
姜 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上海地下空间技术发展报告
农兴中,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执行总工程师
周海成(代),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规划分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城市地下空间与轨道交通一体化融合设计实践与思考
邵珠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题目: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柔性支护的力学理论研究
翟杰群,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圆形基坑地下连续墙承载性能研究及实践
苟明中,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基于日本地下空间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主持人,李晓军,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
易 荣,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院长
报告题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顶层设计策略
黄永进,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总经济师
报告题目: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综合物探技术创新与实践
崔腾跃,北京恒祥宏业基础加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高层建筑无损可控注浆抬升纠倾技术
李 洋,杭州未来之城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总经理
报告题目:城市地下工程机械化建造技术研究与探讨
黄 俊,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地下空间)
报告题目:韧性城市视角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
荣传新,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王 彬(代),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深埋煤层快速建井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人:包小华,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持人:刘 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
12月22日
李利平,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学院院长、教授
王 旌(代),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地下工程智能建养机器人技术及实践应用
柳 献,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盾构隧道管片新型连接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新进展
蒋雅君,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排水系统综合维护技术
文 忠,北京卓越金控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高铁、地铁、人防、地下管廊等隧道渗漏治理材料及工艺的科学选择途径
程光华,自然资源部滨海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
报告题目:地下病害体探测识别与评价技术
韩凯航,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地下空间研究中心副主任
报告题目:超大城市地下空间系统韧性:内涵、评估方法、提升策略与展望
赫 磊,上海市民防协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研管理部主任
报告题目:城市地下空间防灾韧性提升与规划策略
范益群,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市交通与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市市政设施智能化运维与管控平台建设
谢雄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网络化深埋轨道交通智能建造及风险管控技术
大 会 现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