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前海-南山排水深隧系统工程(以下简称“前海深隧工程”)主隧盾构“前海先锋号”举行始发仪式,标志着前海深隧工程正式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
据了解,前海深隧工程跨南山区和前海合作区,是由前海管理局出资建设的深圳市重大项目、治水提质关键工程,将构建前海湾外围水屏障,保障前海“水安全”,改善“水生态”,提升“水景观”。项目总投资约24.1亿元,于2019年5月30日开工建设。工程沿月亮湾大道西侧布设,起点为现状关口渠,终点为铲湾渠水廊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隧、支隧、进水接驳工程和预处理站、大型枢纽泵站及初雨水转输专管等。其中,枢纽泵站基坑直径150m,深55m,为超大超深基坑。
作为国内第一条集旱季污水收集、雨季污染控制、防洪排涝三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排水深层隧道,前海深隧工程开创国内大型综合排水新模式。项目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技术含量高、挑战难度大,设备要求高。同时,项目无先例可循,超深基坑技术管理、复杂环境下多功能箱涵改造施工及泥水顶管施工难度极大,主隧、支隧施工风险极高极大,核心设备选择至关重要。
为突破施工难点,完成技术攻坚,在市水务局、前海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前海控股精心谋划、统筹推进,整合国内外顶尖技术资源和各方力量,充分借鉴国际知名机电顾问公司在国外复杂深隧项目中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机电设备招标管理经验,高质高效推进前海深隧工程建设。其中,来自香港的技术力量包括艾奕康有限公司的香港团队等设计咨询单位,此外,机电设备顾问团队科进顾问(亚洲)有限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派出参与深隧机电咨询的项目团队共10人,均以香港工程师团队为主。
结合工程特点、难点和关键点,前海控股联合中铁隧道局等施工参建单位,对盾构施工方案进行多次专家评审论证,顺利通过盾构始发前条件验收,同时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场地布设、材料进场,盾构机下井、组装、调试和试运行工作。
为提升盾构施工中的掘进效率,项目组联合中铁装备对盾构机实施了“个性化定制”,在满足适应地层的前提下,对“前海先锋号”盾构机进行了优化提升:一是对刀盘转速、超前注浆管进行合理调整优化;二是增加了土仓可视化、人仓可视化功能;三是增设空压机运行分析系统、皮带机称重系统;四是加装了现场触摸屏及掘进参数反馈信息系统;五是在土仓胸板处增设一套物料吊装门洞,有效确保了盾构施工安全性、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