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青岛地铁8号线顺利下穿运营中3号线

  来源:青岛地铁  发布:2019/9/20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9月15日,青岛地铁8号线“青沧区间”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隧道顺利完成下穿运营中地铁3号线。这是青岛地铁建设首次下穿运营地铁,在省内也是首次。

9月15日,青岛地铁8号线“青沧区间”青岛北站—沧口站区间隧道顺利完成下穿运营中地铁3号线。这是青岛地铁建设首次下穿运营地铁,在省内也是首次。

在建线路首次下穿运营地铁线

青沧区间下穿3号线有小净距、小角度、长距离的工程特点,在国内岩石地铁隧道中极少遇到。

8号线与3号线结构的垂直距离仅1.2米,8号线施工轮廓线距3号线仅0.4米,下穿段长度115米,具有施工风险极高、难度极大的特点。

3号线于2016年12月18日全线开通运营,运营时间为早6时至晚10时30分,客流量极大。

另外,3号线建设时采用矿山法爆破开挖,在3号线隧道周围已产生2米的爆破松动圈,围岩稳定性变差,8号线隧道开挖施工中极易发生落石掉块,沉降控制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3号线沉降超标,危及行车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专家+技术”双管齐下保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方案可行,参建各方多次组织张明义、谭忠盛、孔恒等国内知名隧道专家进行方案评审,最终确定专项施工方案及管控措施。

为减少对3号线的扰动,下穿工程采用先进的悬臂掘进机替代传统的爆破开挖。

3号线允许的沉降控制值为5毫米,监测精度要求高,为实时掌握3号线沉降情况,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监测手段。

测量机器人每15分钟监测隧道变形情况,静力水准仪每1.5分钟监测道床沉降情况,振速仪实时监测振动情况,视频监控实时查看列车运行情况。

利用数据自动采集软件、综合预警管理系统、监测云平台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发现异常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理。

为做到“超前谋划、提前预防”,工程使用先进的超前探孔成像设备,对作业面前方围岩地质情况做到精准勘察,辅以超前地质雷达探测手段,多措并举确保超前地质预报准确。

预报结果及时报送相关单位,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和设计方案,指导隧道安全施工。

为确保每项施工和技术措施在现场有效落实,参建各方相关责任人住到掌子面,这在国内是少有的;为了实现快速穿越,所有参建人员全年无休,24小时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管理始终保持高水平。

3号线沉降不过硬币厚度

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施工、技术等措施,终于实现了将3号线沉降值控制在2毫米(约为一枚硬币的厚度)以内的建设目标,顺利完成穿越,创造了一项施工奇迹。

这次成功穿越,既消除了青岛地铁的一个重大风险源,为8号线顺利推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让参建各方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同时,有助于我国岩石隧道小净距下穿运营地铁线路的施工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编辑:郑洁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