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的超大直径盾构独步全国、世界领先。现在,咱们的微型顶管领域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10月底,随着上海宝山区二级管网工程(大场镇污水管网工程)上大路W72-W84段顶管顺利进洞,标志着由隧道股份城建水务研发的微型顶管工艺成功首度在上海城市水务领域实现大规模运用,未来将成为水处理行业的又一大建设“利器”!
宝山区二级管网工程(大场镇污水管网工程)全长3280米,其中389米的复杂区域需要穿越多条城区路段与河道。
工程设计过程中,隧道股份城建水务遇到了重重难题:真大路段需穿越走马塘河道,由于埋深较深,拖拉管施工法无法精确定位深度。同时,部分路段存在给水、雨水、燃气、超高压电力等多条管线,若采用传统明挖施工法需协调多家管线搬迁,耽误工期,费用较大,且交叉路口车流量大,传统施工影响交通。
路口车流量大,开槽埋管影响交通怎么办?
重力流排水管道,拖拉管不能实施怎么办?
穿越河道,明挖施工行不通怎么办?
面对以上种种难题,隧道股份城建水务决定采用新型微型顶管工艺,成立了科研攻关组,对微型顶管的工作井制作方法、顶管机头、管材等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研发,使之适合于小口径(DN300-DN500)、短距离(≤100m)的管线项目,并在大场污水管网项目中试用。该工艺采用树脂混凝土管作为主材,具备“顶进速度快、对土体扰动小、管道铺设精度高、占地面积少”等优点,能够在不影响地面交通、不开挖街道路面、不搬迁大型管线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施工困难。
微型顶管工艺流程
1 制作工作井
2 定线测量
3 安装推进设备
4 前导管顶进
5 抽换内管
6 安装扩孔切削头、管道顶进
7 设备拆除
微型顶管工艺与常规工艺比较
微型顶管技术优势
影响小
DN300-DN500工作井占地面积只需4-6㎡,不需要支护,直接用特制专用设备制井,最大深度可达15m,对交通影响小,相对施工许可手续和配套协调工作量小。
工期短
无需管线搬迁,可快速穿越河道、地铁隧道等,施工周期短。最深15m的工作井,2天就能完成;加上顶管施工,原先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工程施工任务,现在整个工期可控制在一周内完成。
隐患少
采用压密式或螺旋切削式出土,出土极少,有时甚至不出土,对原状地层扰动较小,不易沉降变形,对周围的构筑物和管线影响较小。
成本低
省去管线搬迁、路面破碎、支撑、沟槽开挖、出土、回填及路面修复等多项工序,施工成本低。
首次研发运用的新型微型顶管工艺在大场镇污水管网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下阶段隧道股份城建水务将对微型顶管工艺进行进一步研发和创新,使之能够应用于供水工程等其他领域,为上海乃至更多城市高效、低影响建成现代化水务管网系统,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