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内容

超级工程托举隧道梦!攻克复合地层,淬炼专家团队,进军全国,出击!

  来源:隧道连接你我  发布:2018/6/11  浏览:+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6月9日,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国内最大直径、中国首条公铁合建盾构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全线贯通。隧道人胜利攻克隧道建设领域“世界级难题”,在长江天堑30米深的地底,再度迸发出“上海制造”的璀璨火花!

6月9日,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国内最大直径、中国首条公铁合建盾构隧道——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全线贯通。隧道人胜利攻克隧道建设领域“世界级难题”,在长江天堑30米深的地底,再度迸发出“上海制造”的璀璨火花!

这是一条圈粉世界隧道建设专家

受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注的

“超难工程”

也是两度入围《新闻联播》

被无数国内外媒体、纪录片收录的

“超级工程”

更是由隧道人倾尽全力打造

书写“上海制造”最辉煌成就的

“品牌工程”

在这项工程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不仅胜利实现了工程的安全、高质量建设,更凝聚了中国盾构发展历程中的技术精粹,把地下工程领域技术和“上海制造”品牌,再次推向了新的高度。

地质再硬,有隧道人的拳头硬?

突破“复合地层”,填补业界技术空白

一直有说,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只能“吃软”不能“吃硬”。自上中路隧道以来,上海独有的“软土”土层几乎是中国所有14米以上盾构隧道的标配。但硬岩、复合地层的超大直径隧道,在上海乃至全国施工领域都是“技术空白”。

而武汉三阳路隧道,可以称得上是在超大盾构施工领域“上海制造”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盾构推进中,武汉三阳路隧道盾构遭遇了高石英含量的砂层、大粘度砂质泥岩和砾岩层,其中长江底部的粉细砂层中石英含量高达70%。这种在自然界中硬度仅次于钻石矿物,让盾构掘进就像在黏性极大粘土里混进了钻石,施工的风险和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面临“钻石层”和“年糕团”双重考验,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会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钧、钱七虎、陈湘生及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和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协同会诊”,通过对刀具配置的改进、改善中心刀桶过热泥饼结硬等措施,解决了工程土质的“软硬结合”难题。

同时,形成了《复合地层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应对盾构结泥技术》等一批创新的技术工法,为今后中国乃至世界在该领域积累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使国内未来在同类型复合地层下建设超大隧道将成为可能。

从“长三角”到“天涯海角”

超大直径隧道“上海品牌”走向全国

从最初的软土隧道起,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便以绝对占有率承建了上海市内的越江隧道。从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到第一条超大直径隧道——上中路隧道,再到长江隧道、外滩通道。STEC“上海制造”的超大直径隧道,代表了该领域的中国最高水平。

△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担的中国第一条超大直径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以及此后的外滩通道、钱江隧道。

现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正带着这张“上海制造”的品牌名片,走出“长三角”向全国市场进发。

一方面,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不断攻关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人有我优,突破行业中的技术难点和空白;另一方面,隧道人也来到国内亟需这些技术的城市,为各地量身定制符合当地地质环境的隧道工程,解决当地最迫切的工程建设需求。

△ 华南地区首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珠海马骝洲交通隧道。

大直径盾构法隧道技术是各地发展越江交通、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也是地下工程领域“皇冠上的明珠”,集土木工程、机械制造最尖端的技术于一身,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的国内企业为数寥寥。行业和市场的特殊性,也使上海隧道肩上承担了更重的责任。隧道人必须稳健地完成每一项工程建设任务,维护好超大盾构隧道领域中的“上海制造”品牌。

△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盾构管控中心,实时监控全国28项盾构推进工程的核心参数,保障盾构推进稳定。

此时此刻,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共有近百项地下工程项目正在全国范围施工,项目北至乌鲁木齐,南至珠海昆明,还有郑州、成都等中原城市。上海隧道已完成11省21市的全国布局,业务范围遍及宁波、杭州、南京、珠海、昆明、武汉、新加坡、香港等地。

在隧道贯通的前夕

这项采用了顶尖技术的隧道工程

也实力圈粉了世界地下工程专家

并受到了全国主流媒体的瞩目

6月8日,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贯通前夕,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办的2018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国际论坛在武汉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等400余人集聚建设现场,在对武汉三阳路隧道建设技术进行总结的同时,共同探讨前沿技术、分享科研成果,展望世界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发展未来。

▲隧道股份总裁周文波同与会专家分享交流了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建设的经验及相关技术。

隧道贯通前夕,武汉市代市长周先旺,武汉市常委、副市长李有祥,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也多次赴武汉项目现场调研,对奋斗在工程建设一线的隧道建设者进行慰问。

▲武汉市代市长周先旺调研三阳路长江隧道。

▲武汉市常委、副市长李有祥调研三阳路长江隧道。

▲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调研武汉工程建设进展与风险难点。

在武汉各界关心、专家关注的同时

上海、湖北乃至中央的主流媒体

也在持续关注“上海制造”的辉煌业绩!

新华社、央视,上海电视台、人民广播报道席卷媒体主页&朋友圈!

▲公司总经理李波接受媒体采访。

▲公司越江项管部总经理李鸿接受媒体采访。

对武汉三阳路隧道、对代表“上海制造”品牌名片的上海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

6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湖北武汉,世界首条公铁合建隧道全线贯通》

6月9日,新华社电:《地下30米的“上海制造”:面向全国 面向卓越》

6月10日,上海电视台《武汉:上海技术攻克世界级施工难题》

6月9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打响上海品牌,隧道股份攻克世界级难题》

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青年报以及武汉长江日报等媒体,对工程大篇幅报道

创新资源的凝聚力

科技成果的影响力

技术发展的引领力

通过一项项超级工程

隧道人正助力“上海制造”品牌

向全国、向卓越迈进!  

编辑:郑洁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