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王振信访谈(24):打浦路隧道技术的突破

作者:王振信   来源:资深专家王振信访谈录  发布:2021/3/26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打浦路隧道技术的突破,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方面:(1)直径增大;(2)距离加长;(3)首次越江;(4)总结60工程经验将钢管片优化为钢筋混凝土管片;(5)全开胸推进——半闭胸推进——全闭胸推进;(6)由土箱运输变为水力运输,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打浦路隧道在“文革”时期建造的,真不容易。

“文革”年代,人家是造反派、保皇派什么的,我是“逍遥派”,不打倒我,我就自由自在地做施工。那时候四川在武斗,我们还要去看混凝土泵。

那时候想到用现浇混凝土,但是没有现在的活塞泵,而是用像糖葫芦一样的钢筒,把盖子打开,混凝土倒进去,再把盖子盖好,往里面打压缩空气,混凝土就从管子里出去了。当时四川岷江的映秀湾水电站现浇混凝土,用了这个泵,我们就到那边去学习。这个泵还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呢?管片后部的充填,我们现在是用浆,当时是用比粗砂还粗的豆粒砂,俗称“瓜子片”,也可以用压缩空气送进去的。但是,这个泵是不可以用来排土的,那样会堵住。混凝土的和易性比较好,水泥砂浆也可以,但泥土一块硬一块软是不行的。

那时的运输,开始靠电瓶车,推进距离长了以后,效率怎么得到保证?这里又有很多名堂了。那时候电瓶车只有煤矿里有,煤矿里用的大部分都有“辫子”,即触网。我们隧道没法用触网,只能用蓄电池,常州有家工厂可以造这样的电瓶车,我们就去订货。电瓶车的牵引和制动能力均有限,每次最多拉一节到两节土箱,多了就爬坡拉不动,下坡刹不住。现在也有不用钢轮式电瓶车的,而用卡车运输了。卡车的安全性能高,但是卡车的废气太重。这个就又牵涉到隧道内的通风,从打浦路工程开始,我们就用排风管通风,因为是在使用气压法的情况下,就不能用通常的排风。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

说到打浦路隧道技术的突破,可以归结为这样几个方面:

(1)直径增大;

(2)距离加长;

(3)首次越江;

(4)总结60工程经验将钢管片优化为钢筋混凝土管片;

(5)全开胸推进——半闭胸推进——全闭胸推进;

(6)由土箱运输变为水力运输,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打浦路隧道大概就是这些事情吧,花了二、三年时间,70年初到达浦东。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