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馆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书馆 > 工程档案

2017: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隧道工程

作者:  来源:隧道网  发布:2020/2/21  浏览: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摘 要:南京长江五桥过江通道连接工程采用“桥加隧”模式,跨越长江主江的工程采用大桥方式,穿越夹江则采用隧道方式。夹江隧道全长只有1159m,但开挖直径15.46m,属国内罕见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再加上地质复杂,工程引进了价值4亿元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机。


南京长江五桥夹江隧道的位置

工程概况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是205国道和312国道跨越长江的共线通道,位于长江三桥下游约5km,长江大桥上游约13km处。作为南京第七条道路过江通道,是连接主城区与江北新区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统”中绕城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成后,将形成“井字快速路”+“快速一环”的快速路网,是连接主城与江北新区的重要枢纽,对缓解交通压力、发展江北新区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计划2020年底建成通车。

长江五桥采用“桥加隧”模式,跨越长江主江的工程采用大桥方式,穿越夹江则采用隧道方式。夹江隧道全长只有1159m,但开挖直径15.46m,属国内罕见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再加上地质复杂,工程花费4亿元引进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机。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南京长江五桥将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成为南京第4条免费过江通道。

隧道工程平面示意图

届时,从河西的江山大街,通过长11km、双向六车道的五桥通道过江,到达江北五里桥只需要不到10min。

工程地质环境

长江段多为透水性地层,基岩埋深浅,且存在断层、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盾构隧道要经过整个长江的松软砂层淤泥质土,还要经过夹江的两道长江大堤,施工风险高。工程始发端最浅覆土7.1m,不足0.5倍隧道直径,为浅覆土始发。最深处41.6m,水土压力4巴。盾构隧道建设面临高水压和长距离穿越复合地层等技术难点。

工程环境保护要求高

隧道项目面临“特殊地质情况、浅覆土、小净距、穿越大堤、盾构机洞内回拖”等风险,还存在基坑管涌、建构筑物变形等高风险。工作井基坑深度达38.9m,相当于地下13层楼高度,属于南京第一超深基坑。在环保要求上,工程地处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紧邻夹江饮用水源保护地,环境保护、绿色施工要求也很高。

隧道设计

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设计速度8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快速路,隧道全长1159m,管片外径15m,开挖直径15.46m,属国内罕见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设置6条匝道与地面道路相连,匝道全长1548m。滨江大道下穿隧道为下穿青奥广场及青年公园的地下市政隧道,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其中,滨江大道下穿通道长1260m,并设置5条匝道与梅子洲主线隧道及青奥会议中心相连,匝道全长1293m。

隧道设计方案论证会

盾构装备与现场安装

(1)盾构装备

该盾构机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盾构机整机长140m,功率约6100kW,在刀盘等方面进行了革新,总重达3500余吨,具备常压换刀功能,共安装了237把不同类型刀具,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刀具可以进行常压换刀。


盾构掘进机装备

在最核心的设备平台上的正前方,有一扇圆形的小窗。这扇小窗前,就是正在旋转开掘的盾构机刀盘,在地下一边开挖,一边前进。电器房中的设备十分自动化、现代化。在盾构机最核心的设备平台的正前方,有一扇圆形的小窗。这扇小窗前,就是正在旋转开掘的盾构机刀盘,在地下一边开挖,一边前进。

该盾构总结了苏通综合管廊项目的施工经验,增加了刀盘的开口率,改进了中心冲刷系统,专门用来对付南京长江五桥夹江的粉细沙这种超敏感、易坍塌冒顶地层,防止刀盘结泥饼,达到快速掘进、降低风险的目的。

(2)盾构安装

2017年6月26日签订盾构机订制合同后,先后组织了盾构机设计联络会、盾构机吊装组装方案研讨会等大大小小十余次专家论谈会,确保盾构机具备最佳性能和姿态。

盾构始发井工地现场

为确保完成盾构机组装,项目部制订了图表化方案,对组装顺序、设备、人员、安全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安排,对吊装设备吊装能力、地基承载力及钢丝绳、吊耳承受负荷等认真反复验算,对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多次交底培训,确保盾构机组装万无一失。

盾构大刀盘吊入

盾构机整机长度为140m,由刀盘、主机、后配套台车三部分组成,大小零部件几万个,还有错综复杂的电气、液压系统、循环管路等,整机重量约3000t。项目计划用了100d让几万个盾构机零部件各自就位,拼装成最大总推力199504kN、最大推进速度为50mm/min的盾构机。

盾构部件吊入安装

“新时代号”盾构机计划2018年12月底始发,开始长1159m在江面下约40m深处的穿江之旅。

工程施工

(1)超大直径盾构始发

2018年12月26日上午,随着“新时代号”盾构机刀盘棘徐启动,隧道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盾构机施工现场

五桥夹江隧道右线盾构始发,面临多个技术难关,通过大盾构数据监控中心提供远程监测与技术保障,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实施。首次采用高精度激光跟踪仪测量管片拼装精度,还开发利用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控制管片沉降、上浮。数据显示,右线盾构掘进过程中,夹江两岸大堤的最大沉降仅为4mm;盾构接收引起的地面最大沉降小于1cm,周边建筑物未发生变形。右线成形隧道管片最大错台小于15mm,未有渗漏现象,实体质量优于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

(2)盾构穿越对圆形风井结构

圆形风井围护结构示意图

过江通道过江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层软弱不均。其中梅子洲风井位于梅子洲尾部一水塘中,平面呈圆形,外直径为29.2m,内直径为26.8m,底板埋深约为21.152m,基坑开挖44.452m。工作井采用了壁厚为1.2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地连墙内上半部分紧贴内衬墙,包括顶冠梁在内的4道钢筋混凝土环梁对结构进行围檩支撑,顶冠梁尺寸为1.2m×2.5m(高×宽),第1—3道环梁尺寸均为1.2m×1.5m(高×宽)。

风井中心处盾构隧道埋深约23.417m。盾构穿越区地下连续墙采用玻璃纤维(GFRP)筋等强度替代普通钢筋,以便于盾构直接切割玻璃纤维(GFRP)筋和混凝土,减小盾构穿越风井的施工风险。风井围护结构在施工后,由于外围水土压力作用处于承力状态,当盾构穿越时,素混凝土被开挖,地连墙部分被破坏,风井的整个支护结构将发生较大程度的应力和变形调整,特别是地连墙部分被开挖破除,圆形拱效应影响较大。

通过对破井所用的三种强度素混凝土进行计算对比,采用C15混凝土,既能减小盾构穿越施工难度,又能保证围护结构的受力安全稳定。对破井前后的梅子洲风井围护结构采用特殊的数值模拟方法,盾构穿越区域采用实体单元,约束采用土弹簧模拟方式,既大大减少了数值模型的单元数量和计算时间,又便于结构分析,同时还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破井前后地连墙的变形和内力变化都很大,特别是盾构区域附近的竖向和环向弯矩,最大增幅分别为45%和228%。内衬墙除竖向最大负弯矩值变化较小外,环向弯矩和竖向最大正弯矩均存在较大变化,竖向弯矩最大增幅54%,环向弯矩最大增幅200%。冠梁的最大竖向弯矩变化不大,但最大环向弯矩变化很大,最大增幅为1160%,3道环梁的内力值在盾构穿越前后均较小。因此,工程设计时对地连墙、内衬墙和冠梁内力较大区域加强配筋,保证了盾构安全顺利地通过。

(3)隧道右线贯通

2019年10月25日,全长1159m的南京长江第五大桥夹江隧道右线穿越了长江复杂地层顺利贯通。

隧道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隧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隧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隧道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凡本网来源注明为非隧道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该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作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键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回复限1000字以内!)

加载更多...


隧道网手机版
隧道网微信公众号
╳ 关闭